九游会j9(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山东印发行动方案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九游会国际-官方网站

欢迎来到九游会官方网站!

常见问题

山东印发行动方案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2-18点击:

  本报2月17日讯 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推动医疗检查检验互联互通互认,为京沪磁悬浮高速铁路(山东段)预留廊道空间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省会济南多次被“点名”。

  根据《行动方案》,山东将聚力提升与京津冀、长三角协同发展能级,到2027年,区域协同创新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便捷交通物流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纵深推进,公共服务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一批标志性工程落地实施,跨区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协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将共建共享高能级科创平台,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人才跨区域合作。

  其中,依托中科系科研优势,高标准建设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国科研究院,推进空天信息大学建设。积极争创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北京大学-万华化学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山东半岛、中关村、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交流合作。探索扩大创新券补助区域范围,吸引拥有原值高、省内稀缺仪器资源的供给单位入驻山东省共享平台,支持省内园区、企业加入京津冀、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J9九游会 九游会平台

  鼓励省内企业与京津冀、长三角高校院所、优势人才团队等创新主体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与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先进钢铁材料、数字航道与智能引导、高速磁悬浮、智能交通工程、高端工程机械制造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或建设重点创新平台。

  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合作协作,加快建设济青科创智造廊带、齐鲁科创走廊,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共建研发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深入挖掘创新成果资源,发挥京鲁融通中心作用,培养一流技术经理人队伍,精准开展技术对接。深化专利转化集成改革,推进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与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上海技术交易所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加强济青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与北京、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协同联动,促进人才评价互认互通、人才数据开放共享。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京沪设立科创人才飞地,推进双向交流挂职和科技副职选派工作,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山东省挂职任职。畅通柔性引才用才渠道,分类给予精准支持,支持京沪等地人才依托驻鲁单位申报泰山学者等人才计划。

山东印发行动方案深度对接京津冀和长三角(图1)

  在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将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培强现代金融服务新引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其中,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立足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调整优化全省重点产业布局。聚焦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突破,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发展规划。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深度对接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群,谋划落地一批补链强链重点项目,积极探索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模式。支持各市优化空间布局,依托现有园区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平台。鼓励京津冀、长三角各类资本、机构采取委托管理、租借、投资合作等方式共建园区。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济临经济协作区建设。

  探索推动数据标准规范互认、基础数据共享、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助推数据要素价值化,建成一批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数字经济网络平台,打造更多基础通用型和行业垂直型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中心和应用场景,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市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探索与长三角地区联合发布未来产品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

  以“好品山东”为统领,做强“产自临沂”等市域品牌,开展鲁菜鲁品进京活动,发挥“齐鲁农超”展示交易平台作用,加强配送中心、分中心建设,全方位开拓京津冀、长三角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市建设京津冀、长三角地区“菜篮子”和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深化与各大证券交易所合作,引导企业用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支持金融机构来鲁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合作。鼓励重点融资租赁公司对标长三角同行业先进机构,推进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推动基金业合作,建成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区和创业投资服务基地。

  在协同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方面,将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加快京雄商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等项目建设,推进一批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研究论证纳规建设,为京沪磁悬浮高速铁路(山东段)预留廊道空间,加快建设承南接北大通道。新增、加密至世界级机场群、省会及重点城市优势骨干航线,拓展济南、青岛机场国际航空运输网络。加强与京沪国家物流枢纽合作,推进双循环陆海物流网络建设。

  加强5G网络和“智慧杆塔”协同布局。积极参与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加快推动企业上云,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成果协同发布机制。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支持济南、青岛、烟台等市借鉴上海城市大脑建设经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化拓展城市运行综合管理功能。

  在协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将加强开放平台载体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J9九游会 九游会平台

  其中,鼓励济南、青岛都市圈与长三角地区都市圈互动合作,促进省际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发挥济南国际陆港、上合经贸产业园等载体平台集聚作用,加快“一带一路”枢纽城市供应链产业园、上合枢纽港等重点项目建设。办好共建“一带一路”国际采购商大会,加强投资和贸易合作。全力支持济南、青岛申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密开行线路和频次,扩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加快打造上合通道、过境通道、沿黄陆海大通道。

  打响“选择山东”品牌,创新拓宽引资渠道,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市场执法标准、监督管理、信用联动等衔接合作,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实现信用信息资源互通、互认和互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拓展跨域办民生实事应用场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工作机制。

  在协同推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将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构建降碳减排协作机制。

  其中,积极参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推进重点行业、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统筹新能源装备产业布局,提速发展清洁能源,支持京津冀、长三角企业参与山东海上风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规模化开发。支持济南、青岛、淄博等市建设生态环保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开展跨省区电力交易,积极争取省外来电支援,探索跨区域富余绿电合作,共同推动绿电进京。按照国家部署协同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试点,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因子共建互享机制。

  在协同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方面,将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共建共享。

  其中,加强与京沪优质教育资源对接,开展联合办学、教师互聘、学科共建、学生共培,共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支持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山东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科研院所在山东省设立分支机构。深化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推进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省属有关高校对口帮扶工作。

  探索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对接共享平台,探索与京津冀开展社保卡一卡通合作。做好跨省养老、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推动医疗检查检验互联互通互认。扩大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提升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合作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